純水通量:平方 篩分孔徑:
來源:宮奇環(huán)境 發(fā)布時間:2022-04-20 瀏覽次數(shù):
污水處理設備處理含氮污水的方法有:
1、化學法除氮:
常用于去除氨氮的方法有吹脫法、折點加氯法和離子交換法。它們主要用于工廠內(nèi)部的治理,對于城市污水處理廠很少采用。
2、生物法脫氮
生物脫氮是在污水處理設備的微生物的作用下,將有機氮和氨態(tài)氮轉化為N2和N20氣體的過程。這種技術的開發(fā)是在30年代發(fā)現(xiàn)生物濾床中的硝化、反硝化反應開始的。但其應用還 是在1969年美國的Barth提出三段生物脫氮工藝后。生物法脫氮的工藝有:
三段生物脫氮工藝
該工藝是將有機物氧化、硝化、反硝化環(huán)節(jié)分離,每一段都有自己的沉淀池和獨立的污泥回流系統(tǒng)。除碳、硝化和反硝化在各自的反應器中進行,并控制在適當?shù)臈l件下運行,具有較 高的處理效率。
Bardenpho生物脫氮工藝
該工藝取消了三級脫氮工藝的中間沉淀池。該工藝設立了兩個缺氧段,在一級階段,以原水中的有機物為碳源,從池中返回含有硝態(tài)氮的混合物進行反硝化。經(jīng)過一級處理后,脫氮基 本完成。為了進一步提高脫氮效率,廢水進入二級反硝化反應器,利用內(nèi)源性呼吸碳源進行反硝化。曝氣池用于去除廢水中的氮,改善污泥的沉降性能,防止污泥在二沉池中上浮。與三 級脫氮工藝相比,該工藝降低了投資和運行成本。
缺氧-好氧生物脫氮工藝
該工藝將反硝化段設置在系統(tǒng)的前面,因此又稱為前置式反硝化生物脫氮系統(tǒng),是目前較為廣泛采用的一種脫氮工藝。反硝化反應以污水中的有機物為碳源,曝氣池中含有大量硝酸鹽 的回流混合液,在缺氧池中進行反硝化脫氮。在反硝化反應中產(chǎn)生的堿度可補償硝化反應中所消耗的堿度的50%左右。該工藝流程簡單,無需外加碳源,因而基建費用及運行費用較低, 脫氮效率一般在70%左右;但由于出水中含有固定濃度的硝酸鹽,在二沉池中,有可能進行反硝化反應,造成污泥上浮,影響出水水質(zhì)。